返回顶部

新闻目录

2020-03-05 10:57:35 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2019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将何去何从?

在放管服背景下,高校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既要能实现高校采购的公平竞争,又得能以短平快的方式满足高校政府采购的实际业务发展模式,高校政府采购正在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
天津大学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社荣教授,发表了《高校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管理实践与探析》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2019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将何去何从?,特撰写专题内容,作重点分享。
高校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在完善国家及地区的发展离不开高校,而政府采购工作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之一。
政府采购与高校发展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采购是高校内部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力量;二是,政府采购是实现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发展建设的重要保障;三是,政府采购规范是高校预算支出、防范廉政风险的一项重要内容。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每年国家财政都要给全国高校拨出大笔的财政经费用以支持教育发展。
高校政府采购则主要以采购货物为主,据悉,2002年,全国高校年采购额高达1千亿元,而最新数据显示,全国高校年采购支出仅有3.2万亿元,年采购额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从12.2%降到了3.9%。
这一方面,说明高校政府采购制度的逐渐完善,促使高校在节约财政资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也说明,高校在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搭建方面已基本完毕,并在逐渐完善软件应用铺设。
另外,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政府采购问题也愈加重视,从2016年50号文件,指出要增加高校自主权到2016年194号文件,提出可自行采购科研仪器设备,再到2017年7号文件,推行放管服改革政策,以及到现在的25号文件,再次升级为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办事原则,高效政府采购的各项环节都在不断完善。
新政下高校态度及采购环节问题连连放管服政策推行中部分高校仍存在态度及理解问题。
一部分高校,采购管理思路依旧停留在以管为先的模式上,重管轻服;还有部分直属高校,片面认为放政策与廉政风险防控的要求相矛盾,强调宁紧勿松,依旧凡采先招,采购效率难以提升;小部分直属高校,盲目突出改革精神,片面强调简政放权,在制定简政放权措施和办法时,相应的监管措施跟不上,草草一放了之,导致放管脱节,给采购工作埋下隐患;还有很多院校,设立了招标办,职权范围不一致,导致采购方向不一致,归口挂靠部门不一致,导致管理及采购金额不一致等问题。
而在实际工作中,同样是问题连连。
高校政府采购及相关预算工作常常面临一报就假、不报不行的困惑现象。
据了解,当前高校政府采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高校预算和采购计划的准确性难以保证;政府采购耗时周期过长、采购过程程序严格,难以满足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水平教学科研发展需要;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技术指标复杂,有些仪器设备性能指标要求其精度、灵敏度高、货源渠道相对单一;规避学校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将采购预算项目肢解、化整为零的现象时有发生;集中采购物品大多为非标产品,专业强且比较零散;涉及管理部门和单位较多,比较分散,甚至负责采购管理部门存在职能交错等方面。
高校政府采购部门的规范方向政府采购工作相对复杂,为使政府采购提高工作效率,高校政府采购行业应加强组织对学校政府采购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或培训,提高采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
高校政府采购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制度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老师与采购人员及时了解新制度,更好地保障学校政府采购工作顺利开展。
同时,强化管理,完善校内政府采购制度,重点加强对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的宣传,加强校内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编制、职能管理部门年度政府采购基础数据的汇交和基础档案的规范管理工作。
校内政府采购职能部门,须做好学校政府采购管理与财务预算的衔接工作,使纳入政府采购的规模不断扩大,也要加强政府采购网络信息化建设,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提高招标采购质量和工作效率。
高校领导层应多鼓励政府采购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学校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像重大招标项目须尽力邀请监察、审计、财务等各有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员介入;立项审批、合同签订、项目变更等各个环节也需有专人专职负责。
如天津大学的模式是建立招标采购领导小组及招标管理办公室招标采购工作监督小组、项目主管部门。
招标管理办公室是职能部门,统一负责招投标工作的组织实施。
所有工作强调服务第一,管理第二,服务好了管理自然成功,资源信息才能协同共享。
高校招标陷三黑困境,如何解决?据从事招标工作的从业人员吐槽,招标部门有着三黑的说法,指扮黑脸、背黑锅、挨黑枪。
招标人员常年加班无数,采购人员不满意,学校不理解不认可,学校一共有几十个部门,唯有招标办总挨批。
这样的现状,让从事招标工作的人员叫苦连连,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招标效率与规则之间掌握好利弊平衡。
也就意味着,高校政府采购亟须实现内部权力有效运行。
当前,我国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管理面临着责任主体地位受到削弱、内部制衡矫枉过正、过分注重评标现场监督等问题。
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活动内部运行机制成为我国高校政府采购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可以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为主线,通过制定制度、健全机制、完善措施、规范流程,逐步形成合法合规、运转高效、风险可控、问责严格的政府采购内部运转和管控制度,做到约束机制健全、权利运行规范、风险控制有力、监督问责到位,实现对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权利运行的有效制约。
高校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也需要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归口管理,明晰事权;设备部门牵头组织采购需求决策、采购活动实施以及绩效评价等;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采购需求制定、采购活动实施和履约验收的监督等。
高校政采信息化转型下的天大模式在当今科技中国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 政府采购深度融合是当前政府采购发展的趋势。
高校作为最新科学技术的前沿单位,迫切希望能够实现全流程电子化采购,天津大学强化管理地位,强化招投标采购质量,通过积极的探索,在高效政府采购信息化转型的变革中,创新性开辟了专属的天大模式。
据悉,天津大学针对供应商管理,采取了履约考核制度,会邀请教师学生代表、校长助理、学生事务委员会、学生会及招投标管理协会等代表参会集中考核供应商,情节较为严重的供应商,暂停其投标人资格。
在信息化建设上,天津大学已完善了招标体系,建立了以招投标管理系统、电子招投标系统为依托,天津大学招标信息网、官方微信号等多渠道相联合的政府采购及招投标信息化管理平台。
截至目前共完成招标项目2300余项,预算总金额26亿余元。
2017年年底,在教育部政府采购中心的指导下,学习了国采中心信息化建设模板,建成了高校首个多平台互通互联、跨校区远程异地评标、可移动电子评标室的全流程、全方式、无纸化电子招投标系统。
在此基础上,招标办积极探索,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建设完成高校第一间现代化多功能电子评标室,实现新老校区远程异地评标。
此外,天津大学电子招投标系统采用了1 2 1模式,即1个网站,2个子系统,1个移动端。
利用线下投标-纸质投标和线上投标-电子招投标相结合。
其中,线上投标-电子招投标已经实现了五位一体多用户访问功能,为政府采购从业者提供了方便。
采购全流程也已实现了无纸化操作,招标文件可自动生成、自动开标、自动唱标、语音播报、异地评标,自动生成评标报告,项目资料一键归档;供应商可以在网上下载电子招标文件,离线编制投标文件并可通过投标文件制作软件自行检查,在线使用电子签名加密上传、投递投标文件,远程开标;评审专家使用评标工具完成签到、复合型评审、技术评审、商务评审、推荐中标候选人、电子签名等流程,实现打分校验和自动汇总;监督部门可以实现校内监督小组在线监督,通过登录系统平台实现动态、实时监督;招标代理支持多家代理共同使用电子招投标平台,招标代理的操作也全方位系统留痕,实现招标采购全流程透明高效运行。
未来天津大学还将致力于建设一套‘五位一体、透明规范、互联互通、纵横联动’全流程全采购方式电子化招投标平台,以协同共享、动态监督和大数据监管为基础的综合监督体系,提高采购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天津大学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管理全面向智能化转型,为学校新工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40年,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民生不断改善,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实现这一发展,教育功不可没,其中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将愈加显现。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正在重构传统课堂教学,改变学校形态、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
我们要紧抓新兴技术发展之浪潮,借助大数据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者成长规律,用大数据支撑教育科学决策,以数据技术为基础促进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进入教育领域,它既是教育改革新工具,也是课程教学新内容。
我们要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学习者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
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方向将更加以体验为依托,以数据为基础,以连接为要义,以开放为策略,以智能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突破构建更加智能的教育体系,以智能赋能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道路方向:走出教育信息化的中国特色,实现从跟跑向并跑的换道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未来发展的道路方向是走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特色道路,实现从跟跑向并跑的换道。
教育信息化支撑的教育精准扶贫,是快速推进教育脱贫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是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各地区都在借助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教育公平。
过去,我们一直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希望以信息技术改造我们的教育教学,处于跟跑阶段。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积累了可供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借鉴的丰富经验,可以走出国门与世界进行平等对话。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教育信息化萌芽期到教育信息化建设驱动期,再到教育信息化应用驱动期,最后走向融合创新、智能引领的教育信息化2.0新时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迈入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将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从服务教育自身发展向服务国家现代化的转变,进而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建设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成为教育信息化新发展的指南。
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书写新时代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奋进之笔。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 400-860-8282
  • 公众号

wenxiang.cn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1017705号-6     皖网文(2022)1075-021号     皖公网安备 34170202000584号